兒童房間應該色彩繽紛嗎?
據學前教育理論,兒童的健康發展和周圍環境密切相關。
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皮亞傑認為,兒童心理是自身與外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而不斷變化的。
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維爾納的實驗證明:兒童,特別是學齡前兒童,對於事物的認識、辨別、選擇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。
兒童認識客觀世界視覺佔了主導地位。色彩,在幼兒的世界裏無處不在,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。例如:
鮮亮的色彩環境如紅色、橙色,可以刺激兒童心理活動,使兒童興奮,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敏感性和創造力。但是,如果兒童長期面對這種刺激,卻會使神經長期緊張,導致缺乏安全感甚至產生暴力傾向。
因此,色彩對幼兒成長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,有積極的因素,同時亦會帶來相應的負面效果。
兒童不同於成人,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,因此,在環境色彩設計上,要符合兒童心理,在滿足幼兒思維活躍、富於想像的要求的同時,亦需要注意幼兒對色彩的敏感性,避免出現過度刺激。
質樸、清新、簡潔、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的環境,能讓孩子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,健康成長。
我們關注兒童、了解兒童、以兒童的發展為中心去創建良好的家居環境提高兒童的情商和智商,完善他們的性格真正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。